南阳西峡香菇:世界餐桌上的“中国味道”

管理员
2021-06-10
南阳西峡香菇:世界餐桌上的“中国味道”
河南日报   2020-01-10 10:29:04

  原标题: 西峡香菇:世界餐桌上的“中国味道”

  陆通秦晋,水达吴楚;山产百货风行,千里万商云集。

  地处豫鄂陕三省交会地带、豫西南边陲的西峡县,自古以来交通便利,物产丰饶,商业发达,文化厚重。如今,习近平总书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西峡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西峡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锦绣伏牛八百里,西峡香菇甲天下。数据显示:2019年,西峡香菇出口创汇14.92亿美元,与五年前的6.5亿美元相比,增幅达130%,连续五年领先全国香菇出口。

  时间定格在2020年1月1日,南阳火车站西货场。10时30分,随着一声长笛,全国首列县级专门运输出口农产品的专列——“西峡香菇铁海快线(中欧)专列”缓缓出站,这列满载35个集装箱、910吨、货值2000多万元的香菇及制成品的专列,将通过铁海联运的方式运抵俄罗斯圣彼得堡。专列开通后,每年将有4万吨西峡香菇源源不断地出口欧洲市场,仅此一项,年出口创汇可达2亿美元,拉动20万菇农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我们将借中欧班列开行契机,持续提升食用菌产业化和标准化水平,提高香菇产业附加值,在高端国际市场打响西峡香菇品牌。”省人大代表、西峡县委书记周华锋在接受采访时说。

【河南好项目-图片】【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南阳西峡香菇:世界餐桌上的“中国味道”

西峡香菇中欧专列开通

【河南好项目-图片】【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南阳西峡香菇:世界餐桌上的“中国味道”

国外客商盛赞西峡香菇

  菇中珍品出西峡

  隆冬时节,石界河镇通渠村50万袋标准化香菇基地的塑料大棚内却是暖意融融,菇农正在采摘入冬以来的第二茬香菇。

  今年50多岁的菇农刘同文,种植香菇已经有20多个年头,靠种植香菇发家致富,“这几年的香菇行情一年比一年好,去年我种了2万多袋,每年能顾得住一家人的开支,还能存下三五万块钱。”刘同文告诉记者,香菇的销路一直不愁,从原来只卖菇饼到现在连菇腿、菇脚都不浪费。和刘同文一样靠种植香菇吃饭的农民,在西峡有20多万。

  “西峡秋冬季昼夜温差大、空气温度适中,生产出的香菇不仅菇形好,而且花菇率高、品质好,西峡香菇上市伊始就供不应求。”西峡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主任陈东旭介绍。西峡县地处秦巴山区,森林覆盖率76.8%,全年平均气温15.2℃,相对湿度69%,年平均降水量881.6mm,是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天然适生地。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西峡就是全国有名的黑木耳及双孢蘑菇生产基地县,1997年该县根据全国香菇市场的变化,抓住“南菇北移”的契机,瞄准市场空当,在北部和西部山区大力发展香菇产业。把独特的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20多年来,西峡县把香菇产业作为富民“一号工程”,纳入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规划。1997年,西峡县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食用菌工作领导小组和西峡县食用菌生产办公室;2005年,西峡县成立了香菇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统揽全县食用菌规划、生产、技术、管理及项目建设等工作。西峡成为国内第一个大规模进行标准化栽培基地县。西峡还汇集国内专家制定了《西峡香菇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成为我省唯一的香菇地方标准,从备料、装袋、灭菌、点种,到管理、采菇、保鲜、烘干、分级、包装、运输、外销等环节,全过程落实国际质量标准,形成了“流水线”的标准化管理。推动香菇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化、传统型向标准化方向转变。

  “以前群众都是分散种植,质量无法保证,销售形不成规模,菇农效益也上不去。自从推行‘基地化种植、科学化管理、工厂化生产’的生产模式,产量、质量、销量都有保障。”陈东旭告诉记者,全县每年投入2000万元用于香菇标准化技术、服务、管理及奖惩,已建立香菇标准化生产基地173个,标准化生产率达90%以上。

  标准化种植大幅度提升了西峡县香菇生产规模,统一的标准化流程,也为西峡香菇赢得了口碑。近20年,西峡香菇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24项、省级荣誉26项,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香菇标准化示范县”“西峡香菇甲天下”“中国好香菇”等荣誉享誉全球。

【河南好项目-图片】【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南阳西峡香菇:世界餐桌上的“中国味道”

香菇成为富民产业

  买全国,卖全球

  每天清晨天不亮,双龙香菇交易市场已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来自全国各地、操着不同口音前来进行干菇交易的商贩络绎不绝。“西峡香菇无公害、无残留农药,符合出口免检标准,深受东南亚和欧美消费者欢迎。”福建客商、新高山菇品有限公司经理尤金桂告诉记者,他从1997年开始在双龙坐摊收购,见证了西峡香菇市场成长发展的历程。

  双龙镇位于西峡县北部,距离县城北27公里,有“香菇华尔街”的美誉,这是离西峡县北部7乡镇和三门峡卢氏、灵宝,洛阳栾川、嵩县等地南下的交通“咽喉”要道。“七十二步蛇尾街”是当地群众清晰的记忆,“蛇尾”也成为当时贫穷的代名词。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该县“药、果、菌”三大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双龙镇开始种植香菇,发展香菇产业。1993年,这里开始谋划建设香菇市场,“咽喉”般的区位优势,吸引了外地客商慕名而来,市场交易额由当初的不足20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逾14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香菇生产销售市场,全国香菇行业的晴雨表和货源中心,这里也实现了从“蛇尾”到“双龙”的蝶变。

  如今双龙镇不仅有标准化生产基地,香菇可以在双龙直接装柜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里还集聚食用菌加工企业18家,规模以上香菇加工出口企业达10家。市场与城镇融为一体,800多家经营门店,常年从事香菇加工、分级、购销的人员1万多人。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双龙镇也依托阿里巴巴淘宝大学闪讯商学院的技术优势,推动淘宝村的建设和双龙香菇品牌的发展,开办网店百余家。完整的产业链条,成熟的产业基础为双龙镇建设食用菌特色小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7年6月9日,在全国食用菌特色小镇经验交流大会上,该镇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全国食用菌特色小镇示范单位”,双龙村荣膺南阳市首个“淘宝村”。

  从深山中的贫困小镇到如今拥有集香菇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等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双龙镇无疑是西峡县依靠产业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西峡县像双龙镇一样,丁河镇、西坪镇等乡镇借助香菇产业的基础,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初步建立起完善的乡村产业发展体系,成为乡村振兴坚实的基础。

  为实现产供销一体化,把香菇产业打造成与国内外大市场相衔接的产业,该县通过举办国际香菇高层论坛暨产销研见面会、上市交易、推介会等多种途径,促进产销衔接、农超对接,推动西峡香菇直通国际市场;投资6000万元建成了集购销、加工、分级、包装、保鲜、储运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双龙香菇专业市场;建立了河南省首个县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办事处,建起全国第一个检验检疫部门作为承担和保证单位的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投资1.2亿元,在县产业集聚区建成占地350亩、可容纳30多家企业的西峡香菇城。同时,积极引导当地企业发展香菇深加工产业,由过去单一的干菇发展到目前的干制香菇、保鲜香菇、香菇脆片、香菇罐头等多品种、多元化出口的局面。建立技术研究、技术服务、技术督导“三支科技服务队伍”,探索出了协会担保、种植户联保、信用部门授信等相结合的融资渠道,构建以专家顾问团、食用菌科研中心为依托的“两条科技传输渠道”,并高标准打造电子商务产业园为香菇出口平台,真正实现西峡香菇“买全国、卖全球”。

  如今,西峡县香菇年产量稳定在30万吨左右,在巩固内销河北、陕西、山东、广东、浙江、福建等30多个省份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外销,香菇自营出口从2005年开始不足350万美元,到2019年达到14.92亿美元,产品出口东南亚和俄罗斯、美国、法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创汇66亿美元。小小的香菇不仅成为该县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更让这个偏居豫西南一隅的山区县打开了连接世界的大门,西峡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标准化栽培基地、最大的集散地、最大的深加工基地、最大的出口基地。

【河南好项目-图片】【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南阳西峡香菇:世界餐桌上的“中国味道”

拉长香菇产业链条

【河南好项目-图片】【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南阳西峡香菇:世界餐桌上的“中国味道”

标准化香菇基地

  小香菇成就富民大产业

  香菇酱、香菇脆片、手撕香菇、香菇酱油、香菇菌汤、香菇粉……走进西峡县游客购物中心,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香菇制品让人目不暇接、垂涎欲滴,前来购买香菇产品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

  源源不断的游客,让昔日无人问津的“山货”不经意间走俏。“随着西峡香菇知名度的提高,前来观光的游客都会买些西峡特产,乡亲们自家生产的香菇都成了抢手货,还能当礼品卖高价。”双龙镇山涧沟村村民李海旺说。

  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产业振兴首先要市场引领,香菇为西峡乡村振兴找到了产业支撑。依托沿鹳河百公里香菇长廊,西峡已形成了“上接基地、中连市场、下游打造骨干龙头出口企业”的完整产业链,实现生产、销售、加工、出口“一体化”,仲景大厨房、华邦、家家宝、绿润达、森林家、明泰、力洋、攀润、源城等一大批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的龙头农业产业化企业相继落户西峡香菇城,每年可就地加工香菇1万吨,年产值15亿元,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香菇附加值。

  依托“百企帮百村、五联四到户”的香菇产业扶贫模式,该县已有1202户进入食用菌产业链,香菇深加工中的龙头企业仲景食品公司投资1200余万元在寨根、米坪等6个乡镇建设标准化香菇种植扶贫基地,直接带动212户570人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全县60%以上贫困户依靠香菇产业脱贫。百菌园等14家企业参与贫困户项目托管,2161户4562人享受企业投资分红,829名贫困户人员被安排到企业和基地就业。香菇成为伏牛山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河南好项目-图片】【河南在线-文字列表】【移动端-文字列表】南阳西峡香菇:世界餐桌上的“中国味道”

  谈到西峡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愿景与规划,周华锋似乎胸有成竹:下一步,将围绕产业发展的“西峡方案”,提出产业转型升级的“158”工程,也就是围绕组建“西峡香菇集团”龙头企业为一核心,以“五大平台”建设为重点,以“八大园区”建设为抓手,以“提高科研水平,实现制棒现代化,加快龙头建设,弘扬菌菇文化”为突破口,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推手,打造国际香菇的“研发中心、集散中心、价格制造中心、品牌形成中心”,实现西峡香菇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核心利益。(河南日报记者孟向东本报通讯员杨文甫封德     摄影:封德夏婉燚靳义学)


阅读4
分享